
陕西渭南实施数字化监测,?;じ醋巢烛∈种舶?/p>
千年古柏,文化价值代代传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古树名木?;すぷ?,强调要把古树名木?;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ぬ趵肥┬?,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す芾砉ぷ饔ψ袷氐男形娣丁?/span>
为更好普及古树名木相关知识,人民日报今起推出“和古树做朋友”系列融媒体报道,通过文字报道、手绘海报和视频,为古树名木留下当代记录;也将通过“遇见古树”小程序集中展现各地古树名木资讯,为公众提供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古树博物馆”。
让我们在一枝一叶的故事中,共同守护古树名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编 者
踏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仓颉庙,一株巍峨的古柏映入眼帘——树干粗壮,需五六人合抱;树皮斑驳,如瀑布般垂落,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镌刻着千年岁月的密码。
这便是仓颉手植柏——高16米、胸径2.48米、地围9.9米,已在这片黄土高原伫立了约5000年。
漫步仓颉庙,古柏错落分布,每一株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扒暌陨鲜髁涞墓虐赜?0多株,平均树龄约3000年。除了这株树龄约5000年的仓颉手植柏,还有3株树龄4000多年、14株树龄3000多年的古柏?!苯步庠绷耗葜缸帕旨浯砺涞墓虐兀缡艺?。
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陕西现存古树名木72.7万余株,其中散生1.1万余株、古树群271个71.6万余株。
秋风吹过,古柏枝叶沙沙作响,像在讲述古老的故事。相传上古时期,仓颉担任黄帝史官,负责记录部落大事。彼时,结绳记事的方式已难以应对日益繁杂的事务,仓颉苦思冥想,创造出最初的汉字。而这棵古柏,相传正是仓颉亲手栽种。如今,游客驻足树下,抚摸粗糙的树干,凝视独特的纹理,无不惊叹于这份穿越千年的厚重。
为了守护古柏,当地织就一张严密的保护网。2019年,《渭南市仓颉墓与庙?;ぬ趵烦鎏?,将庙内古柏正式纳入法规?;し冻?;《古树名木?;ぬ趵氛匠鎏?,更为其保护增添了力量。
科技赋能让?;じ腔?。工作人员为仓颉手植柏建立涵盖本体情况、养护措施、生长环境等信息的“一树一档”,并接入国家、省、市、县四级共享的实时监控系统。当地聘请全国古树名木?;ず臀奈锉;ち煊虻娜ㄍ易榻ㄗ易?,定期为古柏“把脉问诊”,形成“专家技术指导+县级主管部门+养护责任单位”的“一树一支队伍”?;つJ健?/p>
“通过数字化监测系统,我们能实时掌握古柏生长动态,一旦发现叶片发黄、树皮异常等情况,专家团队会尽快赶来诊断,及时采取复壮措施?!辈烛∶砦奈锕芾硭彼だ蠲羲?。
守护的同时,也让千年古树承载的文化价值代代相传。每年谷雨时节,仓颉庙内都会举行隆重的文化活动——这一天既是联合国确定的“联合国中文日”,也是当地纪念仓颉的日子。青少年在古柏荫下体验雕版印刷,看着汉字笔画在指尖缓缓勾勒成形,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设立文化展室,通过图文、实物展示,让游客参观古柏的同时,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这株树龄约5000年的古柏,穿过历史云烟而来,开启与未来的对话。
2012年春天,工作人员在仓颉手植柏下发现了一棵小树苗?!八遣烛∈种舶氐淖阎衷谧匀惶跫路庇闹っ鳎衷谝丫?3年了,长势很好。”仓颉庙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任志刚说,“古树生命力这么旺盛,在自然条件下都能繁育。所以,我们想着能不能开展航天育种,延续仓颉手植柏的优良基因?!?/p>
2020年初,当地与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系,商谈航天育种工作?!昂教煊郑烛∈种舶刂种首试幢;ず透醋程峁┬碌目萍际侄危型竦酶呋盍?、抗性更强的后代,对?;て分忠庖逯卮?。”任志刚说。
当年5月,工作人员采集的仓颉手植柏籽种,搭载长征火箭遨游太空。如今,在白水县仓颉手植柏繁育基地,航天育种苗舒展着嫩绿的枝叶,生机盎然。部分幼苗已被移植到仓颉庙,接过千年古树的“基因接力棒”。(记者 张丹华)
侧柏
侧柏可高达20多米,幼树树冠多呈尖塔形,老树树冠多为广圆形。球果卵状椭圆形,成熟时褐色。喜光,耐干旱、瘠薄,能在酸性、中性及轻盐碱土壤中生长。(本报记者 张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