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免费论坛官网,夜来香论坛官网,凤楼信息同城附近,成都桑拿论坛品茶论坛

新闻资讯
八闽大地护古树,“绿色明珠”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2024/11/0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初秋时节来到福建平潭,头顶骄阳烈日,吹来的柔风中仍缱绻着些许热意。行至树下,浓荫蔽日,宛如天然的凉棚,使人扫去一身的燥热,顿感神清气爽。

同行人介绍,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来平潭调研时亲手种下一株榕树。30多年过后,总书记亲手种下的这株榕树,枝繁叶茂,苍劲挺拔,树高17.95米,冠幅达到29.5米,其独特的气根已扎到地下形成支柱根,成为一处独特的景观。

在福建,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数量繁多的古树名木。近年来,福建通过健全体制机制、科学开展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激发公众参与?;と惹榈染俅耄恳恢旯攀髅颈<莼ず?,爱古树、护古树的社会氛围已然形成。

目前,全省建档古树名木11.22万余株(不含自然保护地内古树名木)。这些古树名木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八闽大地上,熠熠生辉。

健全体制机制 提升管护水平

保护古树名木资源,首先要摸清家底,不落下一株树。家底明晰,?;げ拍苡械姆攀?。

福建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呈现总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价值高的特点。2015年,福建被列为全国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首批试点省份。在拉网式调查中,逐株逐群实测、填卡、拍照、定位,借助福建省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为古树名木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对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情况、?;は肿吹鹊亩嗖?。

作为福建省树、福州市树,古树名木里自然少不了榕树的一席之地。位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榕树王”,是福州“十大古榕”之一,相传为北宋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时所栽?!伴攀魍酢笔鞴谖V蓍攀髦?,达1330多平方米,可纳千人于树下,形成独木成林奇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的时候,十分重视古树名木保护,指示“要像爱护生命一样养护好活文物”。

近年来,福建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树名木?;さ闹匾不昂椭甘九揪?,坚持立法先行,以法为盾,持续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提高古树名木管护水平。

建章立制为先。2021年,出台《福建省古树名木?;す芾戆旆ā贰J÷涛》ⅰ豆赜诮徊郊忧抗攀髅颈;す芾砉ぷ鞯耐ㄖ?,不断强化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省林业局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福建多地积极探索“古树名木+司法”“古树名木+保险”等联动?;す芾硇禄?,解决古树名木?;と狈驯U系奈侍猓徊教嵘攀髅竟芑に?。

从福州市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永泰县梧桐镇坂埕村。蜿蜒的步道,一边是在青山峡谷间奔腾的大樟溪,另一边是古榕树群洒下的浓荫,微风吹过无比清凉。

走近其中一株古榕树,一块醒目的“古树?;づ啤惫以谑鞲缮?,编号、树种、树群面积、平均树龄、责任单位等信息清晰明了,手机扫描二维码,还能够看到认养单位、责任法官等信息。

福州市约1/3的古树名木资源集中在永泰县,树龄最大的古树达1420岁。由于古树名木多散落于乡野、山间,为提高管护水平,坂埕村还设立了福建省首个古树名木司法保护示范点,形成审判加码、保险买单、行政助力、巡护补丁、智慧添翼“五位一体”的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新格局。

“惩罚不是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司法机制让破坏者变为保护者?!庇捞┫厝嗣穹ㄔ荷ジ蓖コに昭辔八担芈袒焐枇⒘烁=ㄊ∈赘龉攀髅舅痉ū;ち缡遥邮苋褐谕端呔俦ㄆ苹倒攀髅镜男形?。同时,村委会宣传栏上贴有古树名木?;ぐ咐?,形成警示、宣传自觉?;す攀髅镜牧己蒙缁岱瘴А?/p>

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福建正持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通过健全立法、司法、保险等体制机制基础上,还组织开展资源普查和挂牌保护、依法打击违法破坏行为等活动,为古树名木保驾护航。

科学养护复壮 古树绽放新颜

一株古树,几多春秋。古树虽然具有长寿、抗性强等基因,但受树龄、立地环境改变、气候、地质灾害、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仍会生病和死亡。因此,及时了解古树的生长状态、科学开展养护复壮至关重要。

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福建出台地方标准《古树名木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制定《古树名木死亡核查技术方案》,按照“一树一策”原则,科学制定日常养护方案,及时排查树体倾倒、腐朽、枯枝、病虫害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ご胧?。针对濒危、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复壮和抢救工作,逐步恢复其长势。近年来,省级财政支持抢救复壮近200株濒危、衰弱的一、二级古树。

“古树抢救复壮动辄数十万元,此前由于缺乏经费保障,?;ぱ沽ζ拇?。施行《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后,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同时,永泰县林业局联合永泰县人民法院为古树投?!攀髅静撇鹗铡?,成为亟须抢救性复壮古树的‘速效救心丸’?!蔽嗤┱蚋闭虺ば恢径樯?。

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时常有台风登陆,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是当地古树名木常面临的生存威胁之一。

2016年9月,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仅鼓浪屿就有13株古树名木倒伏、156株古树名木折枝。

在鼓浪屿干部疗养院门口,有一株树龄300多年的古榕倒伏在路中央,树干离地高度约2米。因对行人通行影响不大,相关部门决定实施就地?;?,让倒伏的古榕保持原状横向生长,化身路面“拱门”。如今,这株古榕已重新焕发生机,变身鼓浪屿上的网红打卡点,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为古树的坚强而称奇。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泉州晋江沿海登陆,造成泉州市不少行道树出现倒伏断枝,其中就有一些古树。

经现场勘查、认定后,保险公司启动简易理赔程序。晋江市林业和园林局获得12.4万元的理赔款,泉港区获得18.9万元的理赔款,全部用于受损古树?;?。当地林业、园林等部门及时使用支架将古树固定扶正,同时进行培土加固,强化养护措施,保持树体水分营养平衡。修剪受损枝干,并对切口进行涂封,帮助古树重新焕发生机。

激发保护共识 赓续历史文脉

仙岫山下,一弯绿色的“月牙”镶嵌在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富春溪畔。这里分布着大片古樟树群,被评为首批“最美古树群”。

欲问古树年几何,树阅行人已百年。据记载,这片古树群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福安遭遇特大洪灾后,沿溪群众自发在原有风水林中栽种新树形成的防护林。这片古树群能保存如此完好,得益于世代沿袭的村规民约。祖辈制定了对破坏古树行为的惩罚措施,如乱砍滥伐者,应挨家挨户向全体村民发继光饼、在村里放电影等。

近年来,福安市对古樟树群所在的坂中森林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利用现有古树资源,开辟公园栈道,打造市民休闲、健身和科普教育的场所。

古树名木?;の等怀煞纾0膊⒎歉隼?。

每年10月过后,位于三明市永安市西洋镇蚌口村的枫香树古树群层林尽染,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吸引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拍照。

这一片枫香树古树群是福建古树名木?;さ牡湫桶咐?,也是第三批“福建最美古树群”之一。古树群位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途经的“宁洋古道”上,拥有65株古树,面积达到28亩,由枫香树、甜楮、樟树、闽楠、南酸枣等组成,以枫香树为主,季相变化明显,森林景观优美。

据村民介绍:“听家中老人说,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村民就自发组织对枫树进行保护。如今,为了让枫树林有一个更好的生长空间,村民牺牲毛竹产生的经济效益,自觉地把周边的毛竹砍掉?!?/p>

为进一步?;ず霉攀髅?,福建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评选“树王”“最美古树”等活动,加大古树名木宣传?;ぃし⒐诒;す彩丁?/p>

2013—2017年,福建采取分批、分树种的形式,每年评选出10个树种的“福建树王”,连续5批共评选出50个树种的“福建树王”。评选活动面向公众,发动群众推荐投票,邀请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对评选出的“福建树王”,相关部门进行授牌,安排专项?;ぷ式穑⒂傻钡芈袒?、林业部门组织开展捐资认养活动。通过评选“福建树王”,大力弘扬了森林文化,极大增强了社会各界?;す攀髅镜囊馐?。

2021年起,福建在全省范围开展“福建最美古树群”遴选活动,每年遴选20个“福建最美古树群”。对遴选出的每个“最美古树群”安排专项?;ぷ式穑凳┲氐惚;?,并进行广泛展示宣传,编辑出版系列精美图书,制作系列短纪录片,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展播,大力弘扬了八闽林业生态文化,倡导公众携手守护绿色文物,赓续八闽生态根脉。

“省级财政对‘福建树王’‘最美古树群’和濒危衰弱的重点古树名木安排保护补助,分别为每株10万元、每片20万元和每株5万元,从而带动地方加大?;ね度?。我们坚持做到遴选一批、宣传一批、?;ひ慌?,目前已遴选出4批80个,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备=ㄊ÷袒被岚旃腋涸鹑私樯堋?/p>

在有效?;さ那疤嵯拢绾慰蒲в行Ю霉攀髅镜目蒲?、景观、历史文化等价值,共享古树名木?;こ晒?/p>

福建鼓励各地在?;び畔鹊那疤嵯拢侠砝霉攀髅咀试?,挖掘提炼古树名木景观、生态和历史人文价值,建设古树名木公园和保护小区,为百姓提供生态福利。

永泰坵演村内,36株古油杉沿大樟溪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福清东山村内,一树成林,与周边翠竹、松林连片,风来涛声起,形成“古榕听涛”绝景。闽清官圳村内,5株古榕树犹如擎天巨伞,庇护宗祠。每年夏日,游客漫步在福州各区县的古树微公园,不仅能觅得丝丝清凉,更能体验到当地厚重的乡村古韵和人文历史。

建设古树微公园,正是福州市积极保护管理古树名木的一项创新之举。截至目前,已建成49个古树微公园。今年计划再建成10个各具特色的古树微公园,进一步展现古树名木风貌,为市民提供了解古树、亲近古树的好去处。

古树名木见证岁月,承载着记忆和历史变迁,无声地讲述着人与自然的故事。如今在福建,大批古树名木历尽岁月沧桑,依然演绎着生命的传奇,已然成为城市的文化记忆,焕发乡村振兴的活力,承载着人们的乡愁情思。(作者: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