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甘肃省金昌市林草系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聚力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这一使命任务,全力做好“扩绿、兴绿、护绿”三篇文章,着力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持续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以实际行动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一、以“造”为起点,国土绿化有序推进
聚焦“在哪造”,科学合理规划绿化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科学绿化实施意见,坚持科学绿化理念,科学、生态、节俭开展国土绿化。精准对接全国、全省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规划布局,组织修编《金昌市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金昌市“三北”工程六期规划(2021—2030年)》,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3.85万亩、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3.6万亩。深入推进“绿满陇原”行动,围绕乡村、城市、廊道、农田林网和沙荒地绿化,规划实施“六大工程”,到203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1.35%,林草覆盖率达到42%,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生态安全体系。
聚焦“造什么”,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模式。坚持以水定绿、适地适绿,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在远离绿洲的荒漠地区,设立?;で饨?,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不断增强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绿洲外围不具备灌溉条件的戈壁沙区,依托“三北”工程,使用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的梭梭,栽植梭梭1569万株,成活率达90%以上;在绿洲边缘具备灌溉条件的风沙沿线,投资近1亿元,营造全长22.5公里的经济型生态防护林7916亩,建起了一道坚固绿色防护屏障。在绿洲内部,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新增城区绿地5600亩,努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精致城市;深入实施“村村万树、果树进村、绿满村庄”行动,更新改造农田林网枯木2.2万株,采取“政府供苗+农户投劳”的方式,免费发放苗木6万株、绿化乡村安置点绿化20处、提质增效5处,村庄绿化得到有效提升。
聚焦“谁来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以“三北”工程为代表的造林绿化作为“国之大者”“市之要者”,主要领导谋划、系统布局,发布总林长令,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常务会议、林长制会议等部署推动。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作用,开展“三北”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专项监督,助力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政协对全市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情况,实施重点工程开展民主监督,为造林绿化和防沙治沙建言献策。四大班子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完成115万株,建成“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清风林”等典型示范基地10处?!盎チ?全民义务植树”启动以来,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先后上线运行了“祖国镍都增绿·我们一起行动”等3个项目,公众参与人数达4.5万人次,募集资金244万元,全市义务植树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
二、以“质”为基点,质量建设纵深发展
细化工作责任,下好任务建设“先手棋”。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工作思路,将省市安排部署的国土绿化目标任务,细化为18个项目,制定印发《2025年国土绿化项目清单》,建立“四级包抓”机制,形成项目闭环管理。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计划,确定“时间表”,绘制“作战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任务落实。包抓领导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科室负责人全程跟踪服务项目进展,专业技术人员下沉项目一线跟班作业,严把苗木、栽植、浇水、管护等关口,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实施国土绿化项目18个,完成人工造林7.33万亩、退化林修复7.58万亩、退化草原修复0.98万亩、中幼林抚育1.02万亩。
科学编制方案,把好项目批复“审查关”。严格把好项目实施方案“第一道关口”,召开专家评审会17次,审核批复作业设计19份,为高标准完成项目工程打下坚实基础。建立统一编报机制,编印资料汇编,提前开展培训,统一技术要求,市县共同开展外业调查和设计编制。邀请信誉好、业务精、职称高的林草、水利、造价等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审查团队,会同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会诊把脉,不断提高项目实施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审查编制内容,要求所有项目实施方案都要由相应规划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重点审查方案建设内容的合规性和投资概算的合理性,确保了项目建设地点精准、内容一致、概算规范、方法科学、措施得力。
强化跟踪督导,拧紧项目资金“安全阀”。从严抓好项目日常监管,建立国土绿化项目周调度机制,适时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实地查看,现场指导解决问题。从严抓好项目手续办理,做好项目申报下达、实施方案评审批复工作,及时开展必要的用地、财评、水资源论证等前置手续。从严抓好项目招标投标,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国土绿化项目公共资源交易流程,让资质全、信用好、有实力的企业承接三北项目。从严抓好项目资金支出,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和调度,严格审核资金使用,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保证了项目资金安全。今年全市到位国土绿化资金18182万元,支出资金9094万元,支出率位居全省前列。
三、以“管”为落点,生态安全巩固夯实
创新技管方式,“新引擎”激发活力。全力建设智慧林长信息平台,助推林长制走深走实。依托金昌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设立集指挥、研判、实战为一体的智慧指挥中心,在全市重点林区架设热成像高空云台20个、林区道路监控卡口80个,接入监测画面120路,建成完备的全市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全市重点林区监测全覆盖。充分运用平台自动识别、自动定位和自动报警功能,一旦出现火情,第一时间报警提示,确?;鹎樾畔⒓笆狈⑾趾痛χ?。
强化人管力量,“责任制”保障落实。全面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带头开展巡林巡查,召开林长制工作会议2次、发布总林长令3份,四级林长累计巡林4218次。充分发挥四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作用,镇级林长靠前指挥,把林草资源?;し⒄沟淖帕Φ阊由熘猎赐?、落实到山头地块;村级林长发挥人熟、地熟、林熟的优势,积极落实林长制各项工作任务;护林员扎实开展巡山护林,充当?;ち植葑试吹摹耙贫缴阆裢贰比旌颉⑽匏澜茄不ぜ喙?,实现违法图斑“零发生”。细化“8311”工作举措,组建专业扑火队伍1支、半专业扑火队伍6支,坚决扛牢以草原防火为主的安全生产责任,今年以来未发生森林草原火情。
健全制管模式,“立规矩”强化执行。认真贯彻落实“三北”工程建设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发挥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协同做好项目争取、资金统筹、用地、用水。制定《金昌市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办法》《全市农田防护林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方案》《金昌市乡村绿化美化工作指导意见》《金昌市林草局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工作方案》等文件,实行清单管理和项目调度工作机制,全程跟踪督促,全速推进建设,全力完成任务。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四制”管理,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和日常监管单位监管责任,确保了项目资金规范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