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珠江村口,一棵巨大的古榕树矗立在珠江涌边,古干虬枝,树冠如云。
不久前,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施工至此。如何保护好古树名木,成了市政园林部门、规划施工团队和当地村民共同挂心的问题。
据测算,这株古榕树树龄已有204年?!八惆榱艘淮忠淮?,是我们村的‘活地标’?!庇写迕袼怠?/p>
中交四航局黄埔区下沙社区珠江村旧村改造项目施工负责人王盼说,“规划上的难点在于,古树紧靠改造项目5号地块的东南角,5号地块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15.3米,给古树?;ご刺粽?。”
为了保证古榕树的生长空间,项目团队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地块地下室的边线以古榕树冠幅外10米为控制范围,为古树“让道”?!翱で?,我们梳理施工线路、优化施工方案、改进工艺工法、搭建立体?;で?,力求实现原址就地保护。”王盼表示。
开工后,如何防止古树保护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成为施工团队面临的首要挑战。地块地下室垂直施工线距离古树最近处仅有15米,加之古树附近地质结构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给古树生长的土质造成影响?!叭绻凑沾撤绞娇?,容易造成古树?;し段诘乃亮飨蚧樱箍赡芤蛭┕づ潘秩牍攀鞅;し段?,影响古树根系生长?!蓖跖谓馐?。为此,团队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先稳根基,再净排水”的方案——先在古树周边基坑筑起一道钢筋混凝土的“铜墙铁壁”,稳住古树根基;再设置环形排水沟,将排水汇集至沉淀池,防止外溢,待处理转化为净水后,再实现循环利用。
建筑方案优化了,技术手段也要跟上。施工团队发现,古树南北侧分枝内部早年已经存在部分腐烂,整体长势欠佳。中交四航局项目部专门跑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请来园林专家会诊?!安唤鍪┕て诩湟;ず霉攀?,还要为古树营造更健康的生长环境?!毕钅坎康持Р渴榧茄疃怠?/p>
项目部成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向园林专家“取经”,委托专业团队引入环保型弹性树洞修补技术,采用新型材料修复树干空洞,防止病虫害发生?;雇üR际?,在PVC管内填充营养基质土,将古树气根引入土壤中,让根系可以定向生长。在科技助力下,这棵古榕树越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杨东表示,项目后续还将围绕古榕树建设古树广场,串联当地历史文物点形成慢行廊道,在提升乡村面貌的同时留住乡愁。随着珠江村这座600年古村的美丽蝶变,一幅岭南水乡新画卷也在村民们的憧憬中铺展开来。(本报记者 贺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