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免费论坛官网,夜来香论坛官网,凤楼信息同城附近,成都桑拿论坛品茶论坛

新闻资讯
福建武平打造集体林改促共富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11/1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11月6日,全国首例共富林场立体式产业链保险服务项目在福建省武平县签约落地。武平县天源国有林场有限公司获得中国人寿财险为其425亩林票地提供的近59万元风险保障、为其6.7万亩林业碳汇提供的100万元风险保障、为其林下经济特色产品提供的200万元责任保障,以及伐木工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天源国有林场是龙岩市级共富林场试点之一,经营区涉及全县17个乡镇(街道)?!跋钅壳┰己?,我们在农信社的林票质押率提升了90%,保险成了林权的‘信用放大器’?!蔽淦较靥煸垂辛殖∮邢薰揪碇犹烀魉?,项目创新的“林票质押+保险增信”模式,进一步破解林业融资瓶颈,点绿成金路子更宽。

金融赋能共富林场“三化”实践是武平县金融机构立足“全国林改第一县”独特优势,创新推出的“林票三资转化模式”,通过多元确权、多项产品、多重叠加的方式,有效打通“林业资源资产化、林业资产资金化、林业资金杠杆化”的全链条转化通道。

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武平县持续创新推进林业改革,大力发展多功能林业,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通过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度“三多”改革试点,助力山区林区共同富裕、乡村全面振兴。

武平县注重顶层设计,强化部门联动与要素保障,为森林“钱库”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一方面出台《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实施方案》《共富林场建设十条措施》,构建起清晰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体系;另一方面,加强林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型林农和国有林场专业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还强化县财政、发改、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多部门协同策划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形成多方共建合力。

为做活森林“钱库”,武平县锐意改革,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林业。

自2021年12月创新实施集体人工商品林采伐制度改革以来,武平县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取消人工商品林采伐年龄限制,林农可自主决定林木采伐年龄。同时,实行告知承诺制,优化林木采伐审批程序,让群众获得最大便利,使采伐收益最大化。全县累计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105份。

聚焦林农林企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武平县率先上线林业金融区块链融资服务平台,汇聚16家金融机构,推出77款信贷产品,累计放贷8.8亿元。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提质扩面。目前,全县林权抵押面积66.11万亩,抵押贷款余额26.6亿元。天源国有林场有限公司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林权直接抵押模式,成功发放低利率、便捷式贷款45万元。

此外,武平县还在全国率先建立股金型林票运行机制,已盘活山林2737亩,制发林票704万元。成立共富林场服务中心,设立金融专窗,提供林权抵押、林票交易等全方位服务。

通过突破传统林业束缚,培育高附加值低碳产业集群,武平县逐步构建起森林“钱库”多元增值体系,绿水青山正高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竹木加工“点木成金”。依托国家储备林等项目,推行科学造林和全周期管理,提升木材质量。大力发展竹木精深加工,抢抓“以竹代塑”新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分别培育国家、省、市级竹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家、2家、16家,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延伸。

林下经济“百花齐放”。通过科技驱动和三产融合,武平紫灵芝种植规模达4.56万亩,品牌价值18.25亿元,实现全产业链产值6.2亿元,推出灵芝饮片、灵芝粉、灵芝茶、灵芝酒等系列产品。聚焦富贵籽、红掌等优势花卉品种,推行设施化、智慧化种植。全县种植富贵籽9500亩,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5%,产值6.35亿元。利用丰富蜜源植物资源,发展林下养蜂6.94万箱,产值超1亿元,开发了蜂王浆、蜂蜜酒、蜂胶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

生态康养“吸睛纳财”。依托优质森林生态资源,打造千鹭湖等康养基地,并持续提升森林人家服务品质。武平县创建森林人家111家,数量居全省第一,2025年接待游客超148万人次,直接经营收入近9200万元。

武平集体林改已实现从“确权赋能”向“金融赋能”的迭代升级。未来,武平县将持续深化林业改革,进一步推动科技赋能与产业创新,不断丰富森林“钱库”内涵,把全县广袤的山林建成惠及民生、反哺生态的“绿色银行”。(何相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