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然而在城市更新发展的浪潮中,因“开发”需要造成古树名木违法采伐、移植、损害的行为时有发生。今年1月25日,国务院公布《古树名木?;ぬ趵?,自3月15日起施行,自此古树名木?;づ狭恕胺ü婊ぜ住?。
古树名木,是跨越百年甚至千年的生命坐标,承载着自然演替密码与人类文明记忆。据统计,我国现存古树名木约508.19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它们既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枢纽,也是村落宗族的图腾象征。然而,这些静默的守护者正面临多重生存?;?。
百年国槐因施工受损,野生古茶树因过度采摘一度濒临死亡,香樟古树因文旅开发被违规移栽……在城市化浪潮与生态?;さ慕环嬷?,古树名木的存续困境折射出更深层的文明抉择难题。
河南兰考泡桐见证着一棵“焦桐”一座丰碑的故事(张中利 摄)
生态价值与经济利益存在“拉锯”
古树通常指树龄超过百年的树木,它们是我国悠久历史的鲜活见证。然而,在城市发展中本应该被视作珍宝的古树却常因占用土地资源被视为“障碍”。
住宅、商业区或道路建设中,存在古树因阻碍施工布局而被移栽或砍伐的情况。一些城市的建设施工规划需穿越古树群,为减少成本选择移栽百年古树,但因根系受损导致存活率低。
此外,古树名木的保护还存在短期利益与长期生态价值的矛盾。古树养护费用高昂(如病虫害防治、复壮工程),而开发商更倾向将资金投入短期收益项目。
广东省白云区钟落潭镇居民在古榕树下纳凉(石建华 摄)
古树名木是普惠的公共财产,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也吸引了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据为己有”。同时,部分地区古树名木?;せ勾嬖诒;ぜ际跗烤?、权责模糊等难题交织,形成?;だЬ?。
如何守护好古树名木这些“绿色记忆”,留住最美乡愁?
古树名木?;び辛朔ü妗俺叛?/strong>
2025年1月25日,国务院公布《古树名木?;ぬ趵?,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为古树名木保护“撑腰”。
《条例》作为我国专门针对古树名木?;さ男姓ü?,从国家制度层面出发,对古树名木的资源调查公布、日常养护管理、合理利用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就像一把坚实的?;ど?,为古树名木?;な乱堤峁┝擞辛Φ姆ㄖ伪U?,让古树名木依法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所有古树保护是否都是一个尺度?
据了解,此次《条例》中明确了政府在古树名木?;すぷ髦械闹霸?,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还优化了古树名木普查与认定程序,并且会根据不同情况分级分类实施?;ぁ9攀髅镜钠詹楹腿隙üぷ魇钦霰;す芾砉ぷ鞯幕?。
湖南双牌桐子坳古银杏群(曹建军 摄)
《条例》依据树龄标准实行分级?;?,考虑到城市古树?;さ氖导是榭?,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权决定对城市内树龄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古树实行一级?;ぃ允髁?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古树实行二级?;?。此外,还规定了不同?;さ燃豆攀髅镜娜隙ǔ绦蛞约八劳龉攀髅镜拇χ迷?。
《条例》明确规定,除特殊紧急情形外,禁止采伐古树名木。建设项目选址、建设,应当避开古树名木?;し段?;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确需在古树名木?;し段谛陆ā⒗┙ńㄖ?、构筑物或者铺设管线的,应当在施工前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并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尽可能减轻对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的损害。
总的来说,《条例》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将开启依法?;す攀髅镜恼感缕?。
实现古树名木与城市和谐共生
如何在?;ぶ屑せ罟攀鞯募壑担扛鞯卮葱率导厮芄攀饔氤鞘械墓采叵?。
近年来,为?;ず谜庑坝猩奈奈铩?,国家林草局选取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南省双牌县、四川省剑阁县、陕西省黄陵县4个县(区)开展古树名木?;な缘愎ぷ?。
开展试点工作的4个县(区)各具特色??虑徘剿?万多株古香榧树的科学?;ず椭腔酃芾?,寻求经济林古树保护与百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双牌县以培育桐子坳村古银杏群旅游模式为重点,探索试点“古树名木+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剑阁县自古有“交树交印”“官民相禁剪伐”等制度,将探索管理制度的传承创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屏晗匾曰频凼种舶?、保生柏、老君柏3株5000年树龄古树及桥山古柏群?;の氐?,探索试点超长树龄古树科学?;ぜ袄肺幕壑低诰虿汀?/p>
陕西白水仓颉手植柏
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树木?;な导逑至宋夜疤烊撕弦弧薄暗婪ㄗ匀弧钡恼苎Ю砟?。古树名木的?;?,本质是一场文明观的革新。
星散在锦绣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的古树名木,是中华文明的“绿色编年史”,陕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见证了华夏大地5000年文明史,山东曲阜孔庙“先师手植桧”见证了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北京潭柘寺“帝王树”古银杏见证了王朝兴衰更迭。他们用年轮铭刻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让后人得以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在华夏大地上因为保护古树而涌现出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在北京密云“九搂十八杈”传颂着“为一棵树,挪一条路”的故事。广东新会天马村村民世代守护“小鸟天堂”,成为我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ぷ匀坏纳独?。武汉市通过“古树+旅游”模式,让1771株古树成为城市名片。
一个个生动实践跨越时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滋养与实践指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
每圈年轮都是文明与自然的对话,每片绿荫都在诉说可持续发展的真谛。
古树名木的?;な且怀」睾跷拿鞔械某志谜?。2025年我国计划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す攀髅究袅诵碌钠?。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它们继续讲述历史的故事,见证未来的变迁。(记者:张佳兴)